丙肝病毒卡
预期用途:
在人血清和血浆样本中检测丙型肝炎病毒的试验。
作品简介:
丙型肝炎病毒(HCV)是一种小的、包膜阳性的单链RNA病毒。目前已知丙肝病毒是肠外传播的非甲、非乙型肝炎的主要原因。在80%以上有详细记录的非a、非b型肝炎患者中发现HCV抗体。在系统发育分析的基础上,HCV被分为六个主要的基因型,每个基因型又包含一个或多个亚型。第一代HCV抗体检测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初,广泛应用重组抗原。第三代检测方法是在20世纪90年代末引入的重组NS5抗原。第一代、第二代和第三代丙肝病毒抗体检测在血清转化中仍然缺乏敏感性,或与验证性检测显示无法解释的差异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,第四代丙型肝炎病毒检测方法已经被开发和评估,除基因型1包含普遍保守的表位外,还包括基因型2和基因型3。
丙肝病毒卡

主要方法:
丙型肝炎卡片检测利用免疫层析原理。该方法使用多表位HCV重组肽与胶体金结合,并以细线固定在硝化纤维素条上。当测试样品流过测试装置的膜组件时,样品中与HCV抗体结合的着色的HCV多表位重组肽金偶联物。这个复合物在膜上进一步移动到测试区域,在那里它被包覆在膜上的一个多表位HCV重组肽固定,从而形成一条粉紫色的带。第一紫带(T区)的形成证实了试验结果为阳性。如果测试区域中没有这个彩色带,则表明测试结果为阴性。为了作为程序控制,如果测试被正确地执行,一条彩色的线将始终出现在控制线区域。
包大小 | 25个测试。 50个测试 |
设备组件 | 测试设备。 分析缓冲区。 使用说明的 |
测试程序 | 定性的只 |
样本类型 | 血清或血浆中 |
设备尺寸 | 25测试- 75x150x110mm。 50测试- 75x275x135毫米 |
约。重量的工具 | 25次测试- 150克。 50测试- 300 GMS |
储存温度 | 室温 |
保质期 | 24个月 |
生产能力 | 每年测试5000万次 |